按理说,浙江大学依据学校规定,给予努某留校察看的处分,并无不当之处。因为这一处分结果,并没有游离于学校规定的范围之外。
关于努某的网络舆情很快得到回应,浙大表示高度重视,并立即启动后续调查,将会以事实为依据,严肃处理一切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绝不姑息。关于为何偏偏选择了就低的处分方式,努某所在的学院给出的理由是:“努某系初犯,已强烈悔罪,来自民族地区,又是应届毕业生,从教育挽救民族学生出发,请求学校酌情从轻处分。”
这样的说法,公众当然不会轻易买账啊。主流媒体相继聚焦,不少自媒体推文持续炮轰,一些作者甚至引用浙大校训中的“求是”来批判此事,称浙大已抛弃了竺可桢先生倡导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是向利害关系作了妥协。
现在的网络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努某所在学院给出了建议酌情从轻处分的原因后,很快就有自称为受害者的好几名女生向记者爆出黑料,称自己在网上认识了这个努某,双方见面后就遭到了其猥亵,相关媒体已报道了这些受害者被猥亵的具体情况。这些似乎表明,努某并非真如其就读学院给出的理由那样。
不仅如此,有网传信息显示,这个努某发在自己朋友圈的内容,丝毫不见其就读学院所辩称的“且已强烈悔罪”,在校外租房居住,频频参加聚会,读书期间消费水平较高,根本不像是努某所在学院辩称的“贫困生”。正因为有这些,公众又如何去认同浙大给出的留校察看处分呢?
那么,浙江大学有可能改变对努某的处分决定吗?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这可不一定!关键要看浙大的担当几何,有没有刀刃向内、纠正错误的勇气。
从努某就读学院给出的解释看,校方在游戏规则内给出留校察看的处分,这也是说得过去的。尽管引起了网络舆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改变处分结果。
当然,如果校方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努某就读学院陈述的酌情从轻处分的理由与事实不符,向记者爆料的几名女生被努某猥亵的情况又属实的话,校方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对努某重新作出处分决定,也不是没有可能。
浙江大学是国内顶尖的高校之一,某大学排行榜将其列在内地高校第三的位置,虽然网上也有一些不小的争议,但这都不影响浙江大学身为顶尖高校的事实。这样高校,当是实事求是的高校,当是值得公众信赖的高校!
2020年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高校也将开启新的一轮招生大幕。浙江大学作为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相信她一定会爱惜羽毛,实事求是,拿出满意的答案,给公众、给社会一个交代。
友友们,你认为浙大会改变对努某的处分决定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