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九十六钱唐倪涛撰
宋贤墨迹启札行书
土山间,不及号诉,归见弟辈言之,方欲寻便修谢,忽又被专书,心慰心感,益增不敏之媿。况门下遭艰,无由一拜繐帷,乃荷周致如此,尤见崇笃之谊。钥老矣,去岁积病之余,继以大祸,去死一发,苟延视息,以图大事,已卜腊八举葬,得了此段,则此身必不久于世,遂将相寻于九京,不敢自期于再见。冯纸悲哽,惟冀节宣以时,前迓亨翥。抉力不次。钥泣血再拜,上启叔清宣教亲契兄坐前。
真四山与王周卿手简:德秀邻墙,久疏请见,第切倾渴。伏辱教污,深仞不彼。第未承约束之前,以宋令君为莆田簿,求宪台书,致关升之请,已为作之矣。今未可以再,用是不果遵命,非敢靳也。先著作文集跋语,旦夕颛得纳呈,并兹布及,伏几台照。德秀顿首再拜,上覆周卿学士座右。
洪舜俞寄道塲山释法舟札
咨夔别后无日不病,抱病应酬,病愈甚,猿鹤入梦屡矣。手帖来前,云气犹湿,恍然分半席旃檀林之下,尉浣可量。旧诗入石,呈丑为多,跋语非所敢当。承朝家愿移瓶锡于茂苑,随处结缘,有何不可而力辞?近时衲子谋窠座与干差遣同。安知青菜根通天下只一般滋味,静退高风,可胜钦仰。盘陀花竹无恙,大众安隐。六月八日。
咨夔皇恐上记舟公堂头禅师。
佳茗多感,香杏仁一包,试参之。咨夔。
与道塲诗同卷法舟、赵孟𫖯、黄溍、钱惟善、法膺五
阙文。
五日即窆。了翁荷提刑知予爱怜,谊均骨肉,而疾不得候问,死不及凭棺,葬不及请役,五溪之滨,伶俜吊影,迸涕交挥,孰知此心也。迩来亲友道丧,死丧不相赴,始闻
不审,故审而后拜。此亦未知伯仲自离荼毒,体力何如,心之忧乎,靡所限极,更惟强饭节哀,以终大事。一门眷聚,各计胜丧。蓬州闻已开府,石泉恐留江上,或在东山,亦坐不闻赴音之详,失于吊唁也。妻孥附致问礼,偶逢
简佗,便就以薄奠侑之。诔文并见别缄,乞为荐陈,不宣。谨状。了翁顿首再拜,状上机宜大孝贤伯仲姻兄服次。十一月十七日。
乔寿朋恐勤帖:行简恐勤染报,不敢覶缕,少意拜禀。女夫王太社仪今亡矣,有少田土乃典物,为人昏赖,事已结断,乃复兴讼,据其干人,小人之奸诈欺孤如此,望为详酌而分明之。小女亦不存,无人照管,仍乞免追其干人是幸。琐细干括愧甚,切几台照。
右谨具呈。十一月二日,少傅平章军国重事益国公乔行简札子。
方秋厓滥尘札
岳皇恐端拜申禀:岳滥尘府,行矣解舟,斋阁邃严,莫下违离之拜。端奉琅题,重增翘企。跋语非岳浅学者所敢僭,下问如此,当于舟中写寄耳。略此酬禀,余俟嗣音,兹乞纡鉴。
右谨具申呈。三月望日,文林郎、新差主管尚书刑工部架阁文字方岳札子。
杜丞相荐勤帖
几台照。
右谨具申呈。三月廿日,朝奉郎右文殿修撰知宁国军府事杜范札子。
张樗寮从者来归帖
拜坠染,将比南珍,行李甫息肩,眷轸首及𡯁劣,顾何以
张樗寮榧茗帖
师侍者。
字。字。
刻工沈生在邑中否?去令其来。
家酝四掇,二色。手甘三可供一酌。即之。
张樗寮溪庄帖
即之少意思,溪庄干去年纳和籴米,为平江揽纳人侵廿二弟。
知县承议郎新除萧迂民与先之札子
先之省状元卿相迂民下辱临顾,获奉从容。方此怀人,忽沐教墨,开读忻快,跌折之苦,幸喜勿药。蒙谕极荷不外,且拜观团酌高作,审知门下有子如此,可敬可喜。但族间事力优裕者得至两位,如两神童,则自相琢磨,不烦师资。妙吉文昆仲,则子弟皆幼,且习他经。至若螺溪诸周,彼自芸人之田者也,度未有可推挽处,莫妨多为之图。他有所闻,首及贤德,政不在谆嘱。旧楮百千,谩尔统上,聊为汤药之助。轻鲜皇恐,切冀笑留。匆遽占复,崖
右谨具申呈。
杜良臣勤顾帖
草草,希友亮。良臣启。
仲一哥新恩内除,贤弟陆君实。
群玉帖。
英光帖一本,久留皇愧,专此归纳,切幸示至。深居诗帖,子姓某氏,不烦候旨,其来将有所委之也。草草拜字,它存侍竟,不宣。秀夫拜复义山尊兄长坐前。
蠲粮纸就觅一幅,欲作签题,干烦皇恐。秀夫。
胡长孺、仇远二跋见前。
文信公瑞阳帖。
天祥皇惧顿首。糢糊数字。申侍读尚书宏斋先生台坐前。
天祥在瑞阳时,尝以一介人往候先生盘所,先生锡之书,教之以圣贤向上之学。若天祥者,虽非其人,先生不鄙学问之功,深味前辈此语,疑吏事妨吾学。郡未一考,被得已任事。往时臬司所职者,才刑狱一项,独去春新有秤提,又适值寇氛不靖,添此二事,而任大责重矣。天祥以楮为本职第一事,日夜劘切利病,详悉开谕百姓,惟恐拂戾。大槪只以血忱至公,风动境内,未尝专事刑威,楮功之所以垂成也。赣寇猖獗,血江、闽、广三路,十数年于此。天祥白手用兵丁万人,声罪致讨,首尾三月,寇难以平。未几,天祥以先人本生母之丧,即解印归里。里之群不逞结为一哗,喧动京师。天祥遂因秤提得威虐之劾。未几,又谤天祥讨捕之败,又谤夭祥隐匿重服,又装点墙壁,数其贪私,不值一钱,然后知乡部之甚难,而父母之国不可以行政也。昔者吾宏斋先生盖尝为乡漕矣,其所以能镇服一路者,盖出于宿德重望。若天祥小生乍出,其以召骂贾祸也固宜。往议论𭱊洞之初,缙绅之号为知己者,亦皆为纷纷所动,不复见察,讹以传讹,宜其成哄。特先生当其时,适在绿野,凡天祥一时所行事,先生得之闾阎耳目之近,果如人言之太甚乎?噫!任事之难,尚矣!真实体国,以政事自见,乃谓之生事,谓之妄作。而虚虚徐徐,相招禄仕,百事废弛,一切不问,反窃爱根本、恤人心之美名。曾不知根本在楮,人心在物价,无财用何以聚人?无政事何以立国?奈何其是非颠倒之甚邪?先生忠忱爱国者也,愤世疾邪者也。区区肺肝,安得从先生一日倾倒,求一语以自信?兹者伏闻先生以新天子蒲轮束帛之勤,为时一出,自大司寇进长六卿,典事枢,颛政柄,使卫武公之爵、之德、之齿,千有余载
小缺正月
一,唐信臣不测有申述,宜速应之。或渠得章贡捷札,即率二谢兵驰入城,与之共守,却欲报行,数万兵即下,又在目矣。
一,诸处取到物色,已有几无对证,无数证者,固是难理矣。如优令所共如前此项下有数目者,即与爰行根究,须斩犯法者数人,然后取得。若肯纳还者,又可少宽其刑。如平素省札如印纸,他们收得亦何用?此纳诰之人,诰在其手,则省札、印纸、敕黄皆在焉。
缺榜不载,
缺抚千户
缺
舍我以
启札
沙缺不
孟𫖯久别,倾渴无喻。伏承惠书,审文旆至止,不胜欣慰。蒙惠白米、鹅面、茶果,深见盛意,祇领,感戢无已。台体所苦小尔,今服何药?专尚诣使寓拜问,并陈谢私也。草草具复,不宣。
孟𫖯得旨𫏐还,直以家事冗扰,未能奉状,计惟即日文候胜常。孟𫖯本为先人墓石未立,所以触热来归,而石尚未得至,殊焦烦耳。湖州前录事宣差,今还宜兴税务提领,在此为政甚平,与敝家甚亲,今在贵里,望吾兄照覰,幸!幸。因便奉记,草草,惟加察,余冀善护,不宣。
孟𫖯奉别甚久,驰仰殊深。去夏得旨南还,日困尘事,不得上记问候,惟切倾企而已。行次毗陵,承专人惠书,就审即日文候胜常,慰不可言。且蒙过爱,特贻厚赆,拜领岂胜感激。舟中草草具答。
渐远,惟慎护兴息,不宣。
纨扇一握拜纳。
付至李尚书墨竹,即如来戒,各题小诗其上,甚愧尘涴画轴,极用皇恐皇恐。望曰谨空。
倪瓒、杨桢、马治三跋见前。
赵魏公南谷二帖
孟𫖯顿首拜复南谷真人尊师静侍。
孟𫖯顷到,殊胜,甚疑得遂晤言,然竟成交臂而失,至今以为恨。旧年廿六日还舍,除夜来德清,新岁二日,忽路家遣吏见请,三日急回城中,乃蒙隆福,有书经之召,今日至德清别墅,明日即过杭,诣省中计事,数日间即走都下。区区情事,吾师所深悉。政拟卜筑溪上,以为终老之计,而情愿未遂,极令人徬徨,兼居行乏力,尤所甚忧。感尊师欲写石壁间大字,冀遣人至杭见教,所书之文,便当写纳,但行役扰扰,似不能一诣侍下,以此为恨,大不可言。承惠筿,至以为感。所惠书著园人附航寄往城中,乃成墨池。敬勒手状,陈叙情素,临纸不胜驰神。此行度已不能免,然尊师有见教者,是勿惜至意,乃所望也。余冀万万珍重,不备。
人曰:弟子赵孟𫖯稽首再拜。
林师来侍,冀道意。拙稿至今抄未成,当令家下寄去也。孟𫖯稽首再拜南谷真人尊师侍者。
数日来苦腹疾,不果诣前问候,不胜驰仰。兹被诲帖,惠以新冠,领次感激无喻。叔实不幸长逝,昨日闻之,为之痛伤,聊以十两奉之,冀为转达。今晚还吴兴,不能诣别,惟善保道体,不宣。孟𫖯再拜。
赵魏公答子诚札
孟𫖯顿首再拜,知州相公子诚阁下:
孟𫖯去岁骑从来吴兴,因得略吐久别之怀,所恨贫家无可将接,坐来简慢,知我最深,必不见咎。别后贱体老病交侵,药裹不离左右者一年于兹,独坐空斋,愦闷无聊,子诚闻之,必能见原耳,他人前不欲道也。兹承专价惠书,就审履候胜常,深以为慰。承谕三皇庙碑及光福碑铭,托爱如此,其敢不书?但恐笔墨芜秽,不堪上石耳。漫尔书付去人,更在裁之。外蒙润笔之赠,子诚何必尔耶?不敢引辞,领次惶愧之极,草草具覆。余惟上为国家,下为吏民,慎谨兴息。孟𫖯顿首再拜,五月十九日。
赵魏公丈人帖
孟𫖯上覆丈人节干、丈母县君:孟𫖯一节不得来书,每与二姐在此悬思而已,伏想各各安佳。孟𫖯寓此无事,不烦忧念,但除授未定,卒难动身,恐二老无人侍奉,秋间先发二姐与阿彪归去,几时若得外任,便去取也。今因便专此上覆。闻乡里水涝,想盘缠生受,未有一物相寄,二姐归日,自得整理。一书与郑月窗,望递达,不宣。六月廿六日,孟𫖯上。覆。
赵魏公希魏帖
孟𫖯顿首,希魏判簿乡兄足下:孟𫖯奉别诲言,倏尔两岁,追惟从游之乐,丹青之赠,南望怀感,未知所报。惟是官曹虽闲,而应酬少暇,以故欲作数字道区区之情而不可得。希魏爱我甚至,当不以为谴也。即日毒热,伏想水精宫中彝犹自得,履候安胜。孟𫖯赖庇如昨,秋间欲发拙妇与小儿南归,以慰二老之思,是时又当致书,并以缪画为献也。家间凡百,悉望照拂,因便奉状,不宣。六月廿六日,孟𫖯再拜。
钱良右、李皓、梁子寅、陆友仁、王礼宾、邱宗卢、熊文璧诸跋俱见前。
铁锁银钩到者稀,鸥波亭上墨如飞。后人何处求书法,华表千年待鹤归。
南阳张逊。
余不溪边采白苹,铁网珊瑚寸寸珍。天上玉楼盛不住,虹光夜夜贯星辰。
遂昌郑元祐。
书中苦说候除官,客舍幽州六月寒。近接阿彪归后语,妇翁强健,县君安。
吴僧嗣益。
赵魏公与季统札皆珍物,非厚意何以得此?祇领感激无已。英公惠椒,深
赵魏公八年帖
还,何图酷祸,夫人奄弃,触热长途,护柩南归,哀痛之极,几欲无生。忧患之余,两目昏暗,寻丈间不辨人物,足胫奠,即白灵几,存没哀感。托交廿年余,蒙爱至厚,甚望吾友一来,以叙情苦,而又不至,悬想之情,临纸哽塞,不具。七月四日,孟𫖯再拜进之提举友爱执事。
赵魏公远顾帖
孟𫖯顿首国宾山长人英坐右。近承远顾,媿不能款曲,别后极深乡仰。兹得惠帖,就审即日履体,侍奉清适,殊不宣。孟𫖯再拜。十六日。
赵魏公舟从枉顾帖
胜常。孟𫖯三月闲还城中,赖庇苟安而已。卫竹所入道曰,孟𫖯顿首再拜。
赵魏公心腹帖
𫖯再拜。
赵魏公风采帖
孟𫖯再拜野堂提举友旧执事。
孟𫖯不望风采,恍不记
赵魏公怀想帖
𫖯书。
致
首上。
记
顿首再拜廉访监司相公兄阁下。
答后,伏想日来体候胜常。孟𫖯托赖亲爱,僭越有禀。乡人莘升,昨因事革闲,今欲援再叙例告状,望吾兄以孟𫖯之故,特与主张改正,如小弟受赐也。比由会晤,善保尊重,不宣。九月十五日,孟𫖯记事:
顿首再拜廉访监司相公兄阁下。
赵魏公与中峰十一帖,附管夫人一帖。中峰和尚吾师侍者,孟𫖯和南谨封。赵孟𫖯印一帖封
孟𫖯和南拜复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孟𫖯归自吴门,得所惠字,审道体安隐,深慰下情。示谕陈公墓志,即如来命,写付月师矣。送至润笔,亦已祇领。外蒙诲以法语,尤见爱念,即与老妻同看,唯有顶戴而已。此番杖锡,恐可还山中,瞻望白毫,不胜翘想,不宣。弟子赵孟𫖯和南拜复。
月师云,吾师近到敝舍,而弟子偶过吴门,不得一见,不胜怅然。孟𫖯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孟𫖯汨汨俗尘中,
为道谢。弟子赵孟𫖯和南拜复中峰和上老师侍者:近数有人自山上来,知道体安隐,慰不可言。兹有少禀渎:杭州报国寺在旧内中,栋宇极大,去岁九月火灾,止存三门,犹足称雄于诸寺。近笑隐䜣老住持,欲求大和上信笔草一疏,渠欲持以为兴复之计。弟子与䜣老有文字之交,故敢干聒。方盛暑中,求法语者无数,度老师必大厌之,而孟𫖯又复有请,亦恃慈悲故耳。唯恕之而曲从之,幸甚!感甚!余惟珍重珍重!不备。弟子赵孟𫖯和南,六月廿一日。
弟子赵孟𫖯和南上记中峰和上老师侍者:孟𫖯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邻。年过耳顺,罹此荼毒,唯吾师慈悲,必当哀悯。蒙遣以中致名香之奠,不胜感激。但老妻无恙时,曾有普度之愿,吾师亦已允许,孟𫖯欲因此缘事,以资超度,不审尊意以为何如?又闻道体颇苦渴疾,不知能为孟𫖯一下山否?若仁者肯为一来,存殁拜德,不可思议。以中还,谨具拜复,哀戚不能详悉,并祈师照,不宣。弟子赵孟𫖯和南上记。六月十二日。
弟子赵孟𫖯和南拜复中峰和尚师父侍者:孟𫖯自老妻之亡,伤悼痛切,如在醉梦,当是诸幻未离,理自应尔。虽畴昔蒙师教诲,到此亦打不过。盖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出年,一旦哭之,岂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极,如何可言!过蒙和上深念,远遣师德,赐以法语,又重以悼章,又加以祭文,亡者得此,固当超然于死生之涂,决定无疑。至于祭馔之精,又极人闲盛礼,尤非所宜。蒙殁存感戢,不知将何上报师恩。虽亡者妄身已灭,然我师精神之所感通,尚不能无望于慈悲拯拔,俾证菩提,此则区区大愿。因俊兄还山,谨此具复,临纸哽塞,不知所云。六月廿八日。
弟子赵孟𫖯和南拜复中峰大和上师父侍前。
弟子赵孟𫖯和南再拜中峰大和上老师侍者。昨以中还山,草草具字,陈叙下情。兹承嘉上人下访,特蒙惠书,审即日道体胜常,深用为慰。又知以中十七日方登天目,所谓普度功德,此乃先妻愿心,必须为之,但曰期未敢定,临时又当上禀耳。海印虽有登山之约,然亦未可必。外承指示。世年陈迹,宛若梦幻,此理昭然,夫复何言。但幻心未灭,随灭随起,有不能自己者,此则钝根所障,亦冀以渐消散耳。圆觉经尚有三章未毕,一得断手,便当寄上,又恐粗恶不堪入板,然唯师意,秋暑不欲久滞,嘉兄暂此具复,余惟尽珍重理,不宣。孟𫖯和南再拜中峰大和上老师侍者,廿三日。
弟子赵孟𫖯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以中来,得两书,披读如对顶相,感激慈念,不觉泪流。盖孟𫖯与老妻不知前世作何因缘,今世遂成三十年夫妇,又不知因缘如何差别,遂先弃而去,使孟𫖯栖栖然无所依。今既将半载,痛犹未定,所以拳拳欲得师父一临,以慰存殁之心耳。今蒙谕以病恼之故,弟子岂敢复有所请。赐教普度榜文,情旨仰见慈悲。此事度葬事以前必不能办,一则事绪纷忙,二则气力难办,已与以中子细商量,直伺东衡房屋完备,就彼修设,庶望山灵川祇,方隅禁忌,亡者神识冤亲之等,皆沾福利耳,想老师亦必以为然也。闻老师有疝气之疾,已写方与以中,恐可服也。谨此拜复。圆觉俟再写纳,并乞清照。弟子赵孟𫖯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弟子赵孟𫖯和南拜复中峰大和上尊者尊前:孟𫖯近者拜书,谢丹药之惠,言不尽意,想蒙深察。雨后渐凉,山中气当已寒,伏惟道体安隐。孟𫖯自先妻云亡,凡事罔知所措,幸得雍子种种用力,稍宽燋烦。两日来觉眠食粗佳,但衰年无绪,终是苦恼。小儿时去东衡营治葬事,略有次第,择九月初四日安厝,势在朔旦日起灵。区区欲躬诣丈室,拜屈尊者为先妻起灵掩土,亦想师父寻常爱念之笃,懃懃授记,先妻于师父所言、所惠字、所付话头,未尝顷刻忘,今日至此,寔是可怜。师父无奈何,只得特为力疾出山,庶见三生结集,非一时偶然会合之薄缘耳。弟子本当亲去礼拜,而老病不可去,欲令小儿去,又以丧葬事繁,萃于此子,又去不得,故专浼月师兄代陈下情,唯师父慈悲,必肯为弟子一来,若蒙以他故见拒,则是师父于亡妻不复有慈悲之念,而有生死之异也,孟𫖯复何言哉!临纸不胜哀痛涕泣徯望之至,不备。
八月廿二日,弟子孟𫖯和南拜复中峰大和上尊者尊前。
孟𫖯和南上覆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孟𫖯纷纷尘事中,不得以时上状,惟极驰向。渐热,伏计道体安隐。五月十曰,老妻忌辰,一如前议,命千江庵主主持,了普度一事,只作一昼夜,日诵法华,夜施十灯十斛,兼三时宣礼法华忏法。区区不敢祗屈尊重,敢乞慈悲,就山中默加观想,庶使无情有情及亡者俱获超度,孟𫖯拜德,岂有已哉!因幻住道者上山,谨附短状,余惟珍重珍重,不宣。大拙、以中来侍,并冀道及下意。
四月廿六日,弟子赵孟𫖯和南上覆中峰和上老师侍者,
上既已入山,在孟𫖯辈便未有望见顶相之期,为之怅原迹时字旁注,曾有普度之愿,满拟和上一到东衡,为了此缘。今既不然,只得请千江主其事。若其他人,孟𫖯殊不委信,想和上亦以为然也。闻有便,草草具覆,临纸不胜驰情之至。山深林密,地多阴湿,惟冀珍重珍重,不宣。弟子赵孟𫖯和南拜复。四月十一。
弟子赵孟𫖯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孟𫖯政以久不上状,侧闻苦疮痍之疾,深助耿耿。而贱体亦为老病所缠,眠食日减,略无佳况。大拙来,收两书,第二书报以中示寂,不觉失声。盖平生荷以中至为相爱,今其长往,固是无可深悲,但人情世谛,自不能已耳。和上年来多病,恐亦不必深恼。人谁无死,如空华然,此不待弟子言也。惠茶领次知感。因大拙还,草草具答。时中惟珍重之祝,不宣。弟子赵孟𫖯和南再拜。闰月廿日。
管仲姬与中峰帖
道升和南拜复本师中峰和尚大禅师法座前:道升拜别顶相,动是数载,瞻仰之心,日积不忘。年时得以中首座来都,如见师父尊颜,备审道体清安,甚为慰喜。道升手书般若经,报荐先父母深恩,及救荐亡儿女轮回之苦,极感谢我师大发慈悲,点化亡者,皆得离苦海。我师但起一念,何独道升公姑、父母、儿女得生净土,一切法界含灵,皆成佛道,尽证菩提矣。道升粉骨碎身,生生世世,报答我师大和尚慈悲深恩也。道升叠蒙赐书,知前年吾师所惠书及录题经赞法语寄来,至今并未曾收得,不审当元何人送去,闻知怏怏。道升一面作书于家间,问舍侄去也。去岁以中送去般若经五卷,又蒙本师慈悲,展读点化,又各得题赞,存殁重感我师。道升宿业甚重,每日人事扰扰,不能安静。长想我师慈悲指教,寻思话头,但提起,终得受用。道升与良人诚心至愿,但得到家,只就家庭修设,拜恳本师大和尚大发慈悲,普度一切鬼神、一切有主孤魂、一切无主孤魏、一切冤亲,良人与道升祖上父母儿女、外祖妣、奴婢,及一切法界含灵,莫堕三涂恶苦,愿皆得早生佛界。此乃良人与道升心愿,已托以中兄先覆知师父大和尚。今春仆回,又拜
吾师惠书及心疏。道升等拜观,如心如愿。良人见之,生欢喜心,尤增感佩。我师如此大发慈悲,度脱一切众生,是道升等七世父师之恩,何以报谢深恩。今因的便,特拜此书报安,更乞善保爱,不宣。六月初七日,女弟子管氏道升和南拜复。
赵孟吁、释允宁、祝允明、杨循吉、董其昌六跋见前。
赵仲穆复四窗札
赵雍和南。
复书四窗讲师道契兄座下:
雍别后不得修尤增感戢,但恶札不足称清致耳。谨奉复书,未间唯冀尽消息,理不具备。赵雍和南。
复书赵仲穆所惠翰墨帖
贞郎中便,才旁添十七日早四字。方附左辖一书、兄长一书。午后
老相公弃背荣养,惊悼不能自己。恭惟孝心纯至,哀痛,弗克如愿。归日专谒门墙,以请不敏之罪。兹因李总回,
赵彦征与衡唐札行希情恕,不具。赵麟拜启衡唐征君先生。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九十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