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根据是否被动物抓伤或咬伤、是否有狂犬病早期症状等,初步判断自己是不是感染了狂犬病。但是这些并不足以确诊,如果怀疑有狂犬病或者存在发病风险,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检查来明确诊断。
一、自主判断:1、是否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如果本身就有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情况,就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毒,尤其是一些哺乳动物,比如猫、狗、兔子等。
2、是否有狂犬病早期症状:感染了狂犬病,一般在早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发烧、嗓子疼、肌肉酸痛等,也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和抑郁以及精神异常症状,还可能会有恐水、怕风、排尿困难、多汗、呕吐等症状。此外,在被动物咬伤的地方还可能会出现蚂蚁爬的感觉,或者是皮肤不舒服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疼痛和针刺感等异常皮肤表现。
二、就医检查:可以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狂犬病毒抗原检测、狂犬病毒分离检测、狂犬病毒核酸检测、脑组织内基小体检验等判断。辅助检查有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如果难以与病毒性脑炎等疾病区分,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也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而且病死率接近百分百,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以预防为主。一旦有被猫、狗等小动物抓伤或咬伤的情况时,建议立即对伤口进行冲洗和消毒,之后及时到附近疾控中心等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