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学习八】PLC报警小技巧——报警死区

【PLC学习八】PLC报警小技巧——报警死区

报警死区,通俗易懂的一个解释是报警退出滞后值

文章目录

【PLC学习八】PLC报警小技巧——报警死区前言一、报警死区如何实现?二、报警死区程序三、总结

前言

一点小小的学习心得:

报警功能,在控制系统实际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块关键功能。我们在设置报警阈值时,一般都会设置为某一固定数值,当变量超过这个值是,警报响起,当变量低于这个值时,警报停止。

然而,当现场传感器工作情况不稳定时,可能会出现报警一会响,一会不响,频繁的出现报警情况。因此,需要给报警值设置一个区间,稳定在一个阶段,当数值超过或低于这个区间时,报警才会停止。

这个区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报警死区**,即**报警退出滞后值。**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报警死区如何实现?

如下图所示,HYS即为报警死区。传统设置报警值一般为HH或是LL。 当设置了报警死区后,报警值的设置就变成了HH-HYS,LL+HYS。 量程*X%=HYS,其中这个X%为人工设置的范围。

二、报警死区程序

代码如下(示例):

%%首先使用MOVE函数,设置死区范围X

if X>0.01 or X<0.03 then %%梯形图中使用大于和小于函数实现

X=pre; %%梯形图中使用MOVE实现,将X值赋给MOVE

end_if

HH_lim -LL_lim = span %%梯形图中SUB运算,计算量程区间

span * pre = deadband %%梯形图中使用MUL运算,计算死区值

HH - deadband = sp_HH %%梯形图中SUB运算,计算报警恢复值

LL + deadband = sp_LL %%梯形图中ADD运算,计算报警恢复值

综上所述,当数值高于sp_HH或小于sp_ll时进行高位或低位报警,当数值低于sp_HH或高于sp_ll时,报警取消。

今日程序使用梯形图编程,但因为梯形图程序块不好展示,因此使用了简单易懂的语句,给大家做了展示,该语句类似SCL,请勿纠结于语法正确性,因为我也不清楚是什么语法,仅仅是做程序逻辑展示使用。

三、总结

以上就是报警死区小tips,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