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觉得会是哪一项?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大学生的擂台
1、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面对全国所有层级的大学生,从专科到博士,主要通过所在的学校团委组织参赛。
2、挑战杯参赛主体应该是大学生,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参赛,但是作品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所谓独立完成,就是要求学生参与的工作量一般应该是在三分之二以上。
3、竞赛要求参赛的是课外作品,所以不可以拿学位论文来参加比赛。
4、作品要有一定的学术性或科技创新,要求作者要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形成一些学术性评述、总结和提升,不仅就事论事,而且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判断或科技发明创新点。
- 3 -
大学生参加“大挑”有什么好处?
● 拿全国大奖,为履历添彩,有的学校会优先保研!
● 代表学校为学校争光
● 和全国优秀大学生同场竞技,互相学习
>>>>
说出你的真实想法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听听挑战杯专家的说法
参加挑战杯获得大奖,当然是一个目标。不过“挑战杯”竞赛评委专家是这样说的:
参加“挑战杯”竞赛,同学们从选题到方案设计、到最后做出东西,或者是写出论文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科学素质的过程。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样的项目,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每年都会有好几百所大学、好几百万人参与“挑战杯”,从校赛、省赛、国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技交流的平台。
所以,“挑战杯”竞赛这个活动对每个同学来说,是一个最接近实战的演习,因为竞赛中研究的课题,与同学们毕业后参加的重大工程或基金项目相比,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模式和过程。所以,经过“挑战杯”竞赛这样一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种锻炼,这样一种实践,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有优秀的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4 -
“大挑”欢迎哪些“高大上”的项目?
● 关于提高飞机航空发动机的效率
● 无人机制作和控制
● 如何改善雾霾现象
>>>>
猜猜哪一项更有希望胜出?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选题包括后续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挑战杯”竞赛的比赛规则,对比赛规则了解得越透彻,作品的竞争力就越好。作品的科学性、新颖性,还有实用性,这是评价的一些具体的标准。
例如,2013年竞赛中的一个作品,主题是“关于提高飞机航空发动机的效率”,研究如何把发动机的温度降低一百度,不增加其他任何东西,而是分析气体进入发动机后流动的过程,从理论上分析怎么样的流动和结构可以降低温度。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温度和效率是一对矛盾,这个选题正切合国家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国家正在对如何改进大飞机的发动机进行攻关,作为高校的同学,能够关心到国家这样的问题,而且能够做一点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出一定的成果,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所以评委一致给这个作品评了一个很高的奖项。
现在很多同学对无人机感兴趣,上一届竞赛有十几个参赛项目都是关于无人机的。无人机在世界航空领域非常热门,发展得非常快,同学们都很关心。有很多学生做的无人机,从结构、控制、能源等各个方面都是自己动手设计的,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能够产生具体的东西,在现场表演,效果也很好。可想而知,这样的同学毕业以后,正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有的还是全能人才,对系统的可靠性、功能性都有了解。
现在大家都觉得环境不好,雾霾很严重,到处都有雾霾排名,有很多同学的选题就与雾霾有关,这不就是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身边发现的科学问题形成的题目,这样的想法就很好。
- 5 -
“大挑”对创新有什么新要求?
● 从重视科技创新到重视项目成果孵化
● 从重视项目到重视人才
● 从重视拔尖人才到成批培养创新思维人才
● 以上都是
>>>>
你觉得会是哪一项?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竞赛培训会上评委专家是这样说的:
以前在“挑战杯”竞赛的终审决赛时,好多企业的人来看展览、选项目,好的项目公司就买过来,或者签合同,一些项目就发展成功,从2013年开始,这个结合就更加紧密与直接了。
还有一个变化,原来“挑战杯”竞赛比较重视项目,现在不仅是重视项目,更重视的是人才,这个和以前相比,逐渐有些变化。
另外,原来举办“挑战杯”竞赛是希望能发现拔尖人才,着重于点,现在则更着重于面,从拔尖到成批,为国家成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人才,这也是“挑战杯”竞赛这些年来的一些变化。
- 6 -
竞赛的项目有?
●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与调查报告
● 科技制作A类
● 科技制作B类
>>>>
此处多选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总有你专长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与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制作A类和科技制作B类这四类作品参赛。
竞赛期间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还会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 7 -
完成参赛作品的时间有什么要求?
● 2017年7月1日之前
● 2016年7月1日之前
● 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
● 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
>>>>
你认为以上哪个时间段取得的成果可以参赛?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不是所有作品都可以参赛
申报参赛的作品一定要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也就是说,是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的成果才有参赛资格。
- 8 -
我和朋友合作的作品也可以参赛吗?
● 参赛作品须独立完成
● 参加比赛须以团队为单位
● 个人参赛、团队参赛均可
>>>>
你觉得呢?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事实上
这里有两种选择
作品申报有两种选择,分为个人作品与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 9 -
我的毕业设计可以参赛吗?
● 这是我自己的成果,当然可以参赛
● 如果我提前两年就做好了毕业设计,参赛自然不是问题
● 毕业设计不再申报之列
>>>>
你认为呢?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拿自己的毕业设计参赛是……
不可以的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所以断了拿毕业设计参赛的念头吧。
- 10 -
对推荐参赛作品的老师有要求吗?
● 有
● 没有
>>>>
你觉得呢?
向下滚动查看答案
对推荐老师的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所以答案是:有的。
通过十问十答,
这回你对”挑战杯“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吧!
转自:共青团福建省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