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怀念李光耀 Instinc空间(39 Keppel Rd #03-10 Tanjong Pagar Distripark S089065) 3月21日至4月5日,星期三至五下午1时至晚上7时,星期六、日下午1时至傍晚6时 艺术家讲座:3月22日下午3时至4时,免费,报名链接:bit.ly/3FADT0u
2015年,为了悼念建国总理李光耀,并配合新加坡建国50周年,新加坡艺术家姚诗韵在创办的独立艺术空间Instinc展出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十年后,为配合建国60周年,她再办“十年:怀念李光耀”,五位当代艺术家通过创作纪念李光耀的远见、坚韧以及他对国家及世界的深远影响。
劳迪·阿比拉玛纸本丙烯颜料《花中的李光耀》。(主办方提供)
巫思远油画“290315 #1”(2015) 描绘国人对李光耀的哀悼。(主办方提供)
曾在Instinc驻村创作的劳迪·阿比拉玛(Laudi Abilama)2012年开始创作李光耀肖像画,本次展出纸本丙烯颜料作品。在伦敦受美术教育,回到黎巴嫩生活的阿比拉玛说:“李光耀总理一生致力于建设国家,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非凡的成功故事。对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我来说,他的成就与我所在地区许多领导人的系统性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我的李光耀系列(作品)反映了他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领导能力——他如何拥抱新加坡的多样性并充分发挥其潜力。他的远见卓识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榜样,不仅对新加坡,而且对全世界都是如此。”
新加坡画家巫思远展示“父亲”系列的一部分油画,这是他为数不多,以人为主题的作品,包括李光耀肖像画,试图揭示李光耀其个人崇拜的复杂性,开启有关李光耀遗产的讨论。
来自台湾,来新生活十年的艺术家张慧芳说:“我的油画描绘了李光耀先生离我们而去的那一天,人民的眼泪和那天的大雨,永远纪念着我们深深敬重的领导人。”另一系列炭粉画作“坚持到底”(To the end)的创作灵感来自李光耀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可以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向李先生对自己信念的坚定不移致敬。
艺术家李志纸本印刷《练习》(2025)。(主办方提供)
姚诗韵霓虹灯作品《感谢您成为光明》(2015)取自谚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主办方提供)
新加坡艺术家李志也以李光耀具有启发、引发思考的名言为创作基础,不仅能引起观众的深刻共鸣,还能延续他的智慧和远见。
姚诗韵为李光耀富有远见的花园城市理念吸引,霓虹灯作品《感谢您成为光明》(2015)采用中国谚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来表达他的愿景如何造福后人。
在早报应用继续阅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