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筑大方城置州,十年废州复置水西宣慰司,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宣慰使安坤叛,平叛之后。置大定府,意为已平安坤之乱,二十六年降大定府为州,雍正七年废州置大定府,1913年废府,以附郭地置大定县,1958年2月改大定县为大方县,以原名有镇压少数民族之意,故改今名。
百里杜鹃风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基本介绍: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北岸,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3个民族。2005年年末总人口97.79万人,少数民族占33.02%,农业人口93.1万人,占95.2%。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的乡镇31个,其中一类贫困乡镇4个,二类贫困乡镇20个,三类贫困乡镇7个,有贫困人口8.62万人,低收入人口13.47万人。
——大方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县境内海拔720米—2325米
+查看详细大方县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3位。
2024年8月,入选“数智黔乡”工程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3年7月,大方县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2021年11月,大方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2021年9月,2021-2023年度“贵州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公布,大方县榜上有名(农民画)。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方县人口数量为85.76万人,位列毕节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贵州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9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389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大方县榜上有名。
+查看更多大方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历史沿革:
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6),置郝州(治所在今县北部)、犍州(治所在县西南部)。
宋为罗施(氏)鬼国地(治今县城)。
又另置姚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罗氏鬼国安抚司,二十年(1283),置亦奚不薛宣慰司。
同年同城置亦奚不薛总管府。
大德七年(1303),罢宣慰司及总管府,徙顺元路宣抚司治于今县城,置木窝、普冲、普德长官司。
明代为贵州宣慰使安氏土司辖地,自设土官管理。
崇祯三年(1630),筑大方城
+查看详细大方县历史沿革>>